- 戴达康;田卫华;天明;2005年06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2K]
- 华乃强;
休息权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由于受警力不足、任务繁重、用警不科学等因素的影响,基层公安民警的正常休息时间往往难以保证,这对民警身心健康及公安工作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坚持科学用警,实现现有警力资源使用效益最大化,是有效保护民警休息权益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2005年06期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康大民;
历史久远的理性观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观念。理性正在走向实用。社会和谐需以理性为前提。理性研究属于行为科学。美国学者提出理性行政行为理论。理性坚持正义,贯穿于行为的目标、践行和效益。公安应最富于理性。要遵循“五理”之道,坚持求真务实和辩证法,搭建理性公安平台,展开广义公安思维,推进人民治安,实行效益公安,建设学习型公安。
2005年06期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近年来,我省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少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但在工作机制、班子结构等方面,还存在协管机制不够完善、交流渠道不够顺畅、整体结构不够合理等问题。全面推进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切实加强公安机关领导班子的能力建设;要按照“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的思路,把加强公安机关领导班子建设与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建立健全科学的公安机关领导干部能力评价体系,形成以综合素质和能力为核心的选任导向;要切实加强公安组织人事部门的协管力度,努力提高对领导干部的管理水平。
2005年06期 13-1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翁里;刘萍;徐公社;
社区警务要求警察以“服务于民”的姿态出现,深入社区,熟悉辖区情况,依靠群众,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治安管理。社区矫正则是让罪犯有条件地与社会保持接触,接受民间帮教,促使罪犯尽早转化为社会人的一种行刑方式。社区警务和社区矫正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起源于英、美等西方国家,在预防违法犯罪、提高社区居民安全感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近几年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执法机关也开始重视并引进社区警务和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中美社区警务和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有利于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社区警务和社区矫正模式,促进中国和谐社会建设。
2005年06期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 邱福康;江福明;杨雄;
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是当今国际、国内警务发展的主流和趋势,是公安机关应对急剧变化和日益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的需要,也是各项警务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当前,公安机关在情报信息工作中还存在着认识不到位、应用不深入、流转无序、管理滞后等问题。为此,一要树立科学的情报信息观,正确认识情报信息在公安警务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二要推进情报信息工作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符合地方实际的情报信息工作模式;三要强化情报信息功能性地位,提高情报信息主导警务资源配置的能力;四要深化情报信息应用,提高情报信息主导打防控工作的水平;五要加强情报信息保障体系建设,确保提供高质量的情报信息产品和服务。
2005年06期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曹炳权;
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是信息化的产物,是一种新型的警务工作模式。文章就实施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战略的必要性,基层公安情报信息的来源,基层公安机关对情报信息的及时反应、分析研判、共享,情报信息对决策的影响,情报信息成为知识对警员的培训,情报信息主导警务对警务机制、机构设置的冲击和对传统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2005年06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 王和;王海航;
公路隧道越来越多,隧道交通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工作已经刻不容缓。隧道交通安全工作,必须突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坚持政府统一领导,明确部门职责,落实管理措施。同时,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应对隧道内突发性安全事件,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05年06期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王惠敏;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公安机关在新的历史时期担负着重大的政治和社会责任,要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必须准确理解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以及对公安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牢牢把握稳定、人本、法治、安全和形象五大要素,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投入与效益、继承与创新三个关系,不断提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
2005年06期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 江国梁;
结合国内外恐怖活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从宁波市在反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根据宁波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六条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反恐工作对策。
2005年06期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展万程;
一门学科的逻辑起点,通常是代表这门学科合乎理性、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发端,往往对该学科的建构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治安实践的现实考察来看,治安学的逻辑起点应是治安秩序;从逻辑关系上进行分析、论证,治安学的逻辑起点和核心范畴也应是治安秩序。
2005年06期 40-42+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严茂丰;
当前,雇凶伤人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对雇凶伤人而结果未遂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构成何罪问题,应以雇凶伤人的犯罪性质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刑法的基本理论来认定。
2005年06期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 茅中飞;2005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 王青;
出于保护一种重要的社会关系——家庭关系的考虑,西方各国设立了亲属特免权制度,赋予基于特定亲属关系的人享有拒绝作证的权利,这与我国古代的“亲亲相隐”制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鉴于目前我国亲属作证制度的种种弊端,有必要在我国建立起现代的亲属特免权制度。
2005年06期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陆伟香;喻雷闯;朱志祥;
目前,不少基层公安机关在刑事立案上比较混乱,刑事立案数据不真实、不准确。主要原因是:一、当前的刑事立案标准不够统一、明确,难以操作;二、立案标准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三、公安机关内部考核指标不够科学、合理;四、受上级公安机关工作要求及其他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人为“控案”;五、一些民警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尚未牢固树立执法为民思想。
2005年06期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 谢诚;
公安机关在刑事立案实践中遇到的立案标准不明问题主要表现为:立案标准与追诉标准不统一;司法解释或相关规范对既遂与未遂规定作双重标准;对情节严重与情节显著轻微无标准。统一的构罪标准对公安刑事立案及提高诉讼效益、对人权保障及刑法的公正实施至关重要。立案的事实条件是“有犯罪事实”“犯罪事实有一定的证据予以证明”。刑事立案初查的时间应坚持及时性原则。立案初查期间应正确使用调查措施。刑事立案的实质内容是“以事立案”。只要能做到“有罪必查、有罪必究”,对“以事立案”与“以人立案”的争执就会失去意义。
2005年06期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 杨杭;
公安交管部门推行的非现场执法管理模式,充分运用“电子警察”、测速仪、数码照相机和摄像机等电子监控设备记录交通违法资料,有效提高了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针对当前非现场执法模式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应通过采取加强立法保障,规范工作制度,提高接受处理率,开辟新的数据采集途径等措施来加以完善。
2005年06期 59-60+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王旭照;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到农村地区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促进农村道路交通和谐发展,是基层公安机关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不少问题,对此应通过逐步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相互协作,社会各界联动,动员全民参与”的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模式,完善各项机制,提高农村交通安全管理效能。
2005年06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朱宏;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警务信息化也引领着世界警务改革的潮流,美国警界对现代科技的应用一直是各国警界学习和借鉴的对象。美国的警务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各种信息电子化,信息的收集和传输的电子化和网络化,警务信息在全国各执法机构的共享,以及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分析犯罪现象,从而为执法部门有效打击犯罪和制定防止犯罪的措施提供了强大支持。作为警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部分,美国国家犯罪信息中心具有信息覆盖面广、分类全面、收集和处理的程序得到良好的立法保障、法律对信息的利用和交换也有全面而具体的规范等特点。
2005年06期 64-66+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 蒋文荣;
随着“科技强警”战略的不断推进和警务工作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我们迎来了信息警务时代。信息警务呈现流程化、专业化、立体化、一体化等基本特征。信息、知识和技术构成了信息警务的核心要素,各个层面的信息警务活动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同时也是信息的受益者。为此,信息警务组织要保障信息采集及时、全面、有效,强化信息的分析研判,建立协调畅通的协作机制。
2005年06期 6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 杨军;
当前,派出所普遍存在警力紧缺、任务繁重,分工过细、力量分散,保障滞后、压力过大和信息运用能力较弱等问题。因此,加强和改进派出所建设要做到统筹兼顾,注重基础,实现派出所发展理性化;夯实基础,注重运用,实现派出所警务信息化;整合资源,注重联动,实现派出所功能一体化;严格内部管理,注重倾斜减负,实现派出所队伍正规化。
2005年06期 69-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王建中;李向国;
在我国现阶段实施的社区警务中尚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一、理论研究滞后,影响了社区警务的深入开展;二、社会客观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警务的实施;三、公安机关内部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影响了社区警务的开展。要使社区警务战略取得成功,必须深化理论研究,确保社区警务改革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必须建立和完善机制,用制度来规范和推进社区警务;必须强化保障机制,推进公安管理体制改革。
2005年06期 75-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 陶学康;
治安预警工作是公安机关应对严峻复杂的治安形势而采取的新举措。要从4个方面来提高治安预警工作的效能。一是要建立较为固定的研判班子或参谋班子;二是要重视多渠道收集治安动态的情报信息。三是要建立分层次发布治安预警的工作机制;四是要完善预警反馈和减灾避害防事故评估体系。
2005年06期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 潘强;
追逃工作是困扰公安经侦部门的一件难事,严重影响破案效率的提高及打击经济犯罪的效果。当前,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经侦追逃工作仍存在着开展不及时、片面依靠网上追逃及其他一些人为障碍等问题。成功实施经侦追逃工作,侦查部门应事先做好犯罪嫌疑人身份核实、刑事强制措施审批、相关信息收集、追逃计划制定等准备工作。同时,要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决心,以通讯工具及主要关系人为基本着眼点,以行动技术和网上追逃平台为技术支撑,切实加强经侦基础业务建设,紧紧依靠群众和基层派出所的力量,主动出击,始终把握追逃工作的主动权和制胜权。
2005年06期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陈奇敏;
“两抢”犯罪在刑事犯罪中所占比率较高,是社会治安好坏的“晴雨表”。近几年,浙江“两抢”犯罪呈上升趋势,群众反响强烈。如何有效地打击、防范、控制“两抢”犯罪,促进“平安浙江”建设,这是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文章在分析研究浙江“两抢”犯罪主要特点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评析了台州市路桥区“以动制动”的网格化巡逻模式和温州市鹿城区以情报信息为主导的“以静制动”模式。
2005年06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 程繁;
内河水域旅游景区各种设施简陋,管理氛围不佳,从业人员素质低下,严重影响旅游治安管理和旅游业发展。为切实做好内河水域旅游治安管理工作,应建立全方位的治安防控体系,完善监控系统和水上救助中心,强化对游乐设施的质检和安全检查,强化对景区旅游车船的统一管理,强化对治安和安全的预警工作与警示教育。
2005年06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 毛勇;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给常山县社会治安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分析原因和预测趋势,把握常山公安工作“四化”战略重点,着力抓好全警采录、公秘结合、高度共享的情报信息预警机制,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三台合一”应急反应系统,基础扎实、控制严密的社会治安动态防控机制重点工作,实现警力、经费、环境三大警务保障。
2005年06期 89-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 严建;
犯罪现场实地勘验侦查人员在对现场物质痕迹进行收集、提取的同时,不能忽视对现场心理痕迹的分析。根据现场心理痕迹具有客观性、可知性、间接性、相对稳定性和人身特定性的特点,遵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规律,可以得出犯罪现场心理痕迹分析的基本途径:犯罪现场物质痕迹——犯罪行为过程——行为时的心理状态及个性特征——犯罪嫌疑人的基本心理特征和心理面貌。
2005年06期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 肖龙江;
本文对欧洲部分国家警察培训体系从警察基本技能培训、警察专项技能培训和警察领导培训三种类型培训形式进行了概要比较,以期能对我国警察培训体系的构建有所启示。
2005年06期 97-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 诸葛俭;
当前,公安队伍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龙泉市公安局从抓民警的日常养成教育入手,通过培养公安民警过硬的政治素质,促使民警信念养成;从基本的行为准则入手,促使民警作风养成;抓领导班子建设,促使民警风气养成;坚持抓小、抓苗头,促使民警自律养成;抓制度建设和创新,促使民警行为规范养成;落实从优待警,鼓民警士气,着力培育民警的良好素质,使公安队伍建设和业务工作得到共同发展;民警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进一步强化民警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做到“六个坚持”。
2005年06期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 冯高斌;
随着警务信息化的发展,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正逐步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警务活动,警察信息素养在警务工作中日显重要。为此,可以通过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营造良好的信息文化环境,提供软、硬件支持;突出信息技能的教育和训练;创造条件,鼓励警察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等途径去培养。
2005年06期 103-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正>~~
2005年06期 106-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 盛美良;范良兴;古敏;2005年06期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4K]
- 邵定美;钱江;2005年06期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76K]
- 金光明;蒋勇;一凡;2005年06期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3K]
- 诗音;周文华;徐文荣;2005年06期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99K]
- 叶利民;田禾;2005年06期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 钱江;
<正>~~
2005年06期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