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浙警风采

警事时评

  • 满怀激情 励志创新

    本刊评论员;

    <正>斗转星移,春华秋实,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回顾过去一年,我们激情澎湃,感慨万千,有太多的喜讯,太多的收获,但也遇到了突如其来的困难,经受了极大考验,我们在跋涉中前行,在考验中

    2010年01期 No.117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本刊专稿

  • 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路径探求——“警务广场”的实践与思考

    金伯中;

    为探求推动公安工作科学发展的路径问题,湖州公安机关在组织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创设了"警务广场",制定了"警务广场"行动计划,开展了广场警务活动。"警务广场"的基本内涵主要体现在构建民意导向警务模式、推进警务民主化、营造警务共同体等方面。公民社会的快速成长,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和管理的繁重任务,警民关系的深刻变化,这些都是实施"警务广场"行动的时代背景。推进"警务广场"行动,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确立民意导向警务新理念;二要拓宽和畅通民意诉求渠道,搭建警民沟通大平台;三要强化民意研判和回应,开展惠民警务大行动;四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夯实公安工作大基础;五要营造警务共同体,促进社会大和谐。

    2010年01期 No.117 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 论以“两个一切”为新基点育建最具活力公安队伍——以浙江衢州公安工作为例

    黎伟挺;

    人是发展的主体,又是发展的目的。在新形势下,确立"一切依靠民警,一切为了民警"的新基点,努力建设一支生机勃勃的新型公安队伍,是搞好公安工作的根本,也是保证。为此,应当高度重视民警的主体性,特别珍视民警队伍的巨大奉献和牺牲,用发展的眼光审视自身队伍;以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塑造公安队伍,提升公安民警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升华能力;要大力创新队伍体制机制,大力营造公平效率、富有活力的从警环境;高标准、严要求加强各级班子建设,做到服从党性当干部、出于公心当干部、为了民警当干部、注重实干当干部,为民警树立标杆。

    2010年01期 No.117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枫桥经验”与和谐社会

  • 以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为引领 全面推进“和谐促进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课题组;宋光宝;

    近年来,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以"枫桥经验"为引领,以"平安建设"为抓手,深入发动群众,创新工作方法,形成了众多地方特色浓郁、人民群众欢迎、主体广泛多元、形式灵活多样的和谐促进载体和工作机制,体现了"枫桥经验"的精髓,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体现了强化基层基础的基本要求,体现了专群结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方针。全面推进"和谐促进工程"建设,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在整体设计上坚持系统化;二要强化工作责任,在管理机制上坚持网格化;三要尊重首创精神,在载体运用上坚持多样化;四要突出固本强基,在工作重心上坚持末端化;五要强化科技支撑,在防控体系上坚持信息化;六要落实政策支持,在工作保障上坚持常态化。

    2010年01期 No.117 17-2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 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课题组;刘树枝;

    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推进重大事项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现实需要,是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一项重要举措,具有充分的法律政策依据、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审慎周密制定《浙江省县级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办法(试行)》、紧密结合实际组织开展评估工作、多策并举加大推动力度,党委政府对源头维稳更加重视,重大事项决策的科学性进一步提高,重大项目建设得以顺利实施,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加强和改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一要进一步统一对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思想认识;二要加快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的实施步伐;三要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规范化;四要继续深化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设。

    2010年01期 No.117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经济繁荣亦能带来社会稳定——对宁波市象山县“西周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贺富昌;

    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利益关系趋于多元、社会矛盾日益增多、治安环境更加复杂。宁波市象山县西周镇在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下,党委政府将维护稳定作为基本要务,镇村干部将维护稳定作为履职内容,企业单位将维护稳定作为社会责任,村居群众将维护稳定作为自发行为,公安机关将维护稳定作为首要职责,实现了经济逐年攀升,社会日趋稳定,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良性循环。因此,在维护社会稳定工作中,公安机关必须主动融入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维稳主力军作用,积极推动党政主导维稳工作,大力引导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唱响维护社会稳定"大合唱"。

    2010年01期 No.117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公安实务研究

  • “打防控”一体化是一种新思维新理念新工作

    钱子健;

    在传统社会里,打防并举是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的有效途径。在目前的动态社会里,"打防控"一体化是一种对社会治安具有针对性效果的新思维、新路子。与打防并举相较,"控"在公安工作中应体现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宏观的,即"控"是一种战略思维;第二个层次,"控"是一个工程;第三个层次是微观的,即"控"是一种战术应用。着力推进"打防控"一体化建设,要突出重点。建设一体化工作的"大脑"——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现代指挥决策系统;建设一体化工作的"参谋部"——灵敏高效的信息情报中心;紧紧抓住"控"这一环节,突出其连接"打"、"防"的作用。

    2010年01期 No.117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国际警务合作若干基本问题探讨

    张宙跇;

    国际警务合作是不同国家的警察机关在警察事务领域为完成特定的警务相互提供支持、援助、协助、配合的一种执法活动。国际警务合作的主体是警务机关,合作方式多样,合作范围广泛。各国国际警务合作法的渊源都体现在国内法和国际法两个方面。我国的相关立法对我国公安机关参与的国际警务合作程序作了规定。我国目前开展的国际警务合作还具有相当的发展空间,需要进行相应的完善。

    2010年01期 No.117 35-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 处置涉警网络舆情危机的探讨——以绍兴市“5·27”交通事故舆情成功处置为例

    马永定;

    处置涉警网络舆情危机是公安机关在互联网时代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处置网络舆情危机,应坚持"六个必须";处置网络舆情危机,应加强基础建设,完善长效机制。

    2010年01期 No.117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 谈互联网舆情危机处置中的艺术把握

    李小波;

    处置互联网舆情危机,要树立科学理念,棋高一着,指导思路艺术化;遵循舆情规律,技胜一筹,化解手法艺术化;把握复杂现实,前瞻一点,关系处理艺术化。

    2010年01期 No.117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轻生自杀干预谈判的表达方法与谈判误区

    赫凛冽;

    现今社会,轻生自杀问题已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由警方派出专业谈判人员进行轻生自杀干预,尽最大努力挽救轻生者的生命,是谈判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谈判人员要善于运用干预谈判的表达方法,如倾听、引导轻生者讲话,使其宣泄情绪;问候、理解轻生者,取得轻生者的信任;用亲情感化其放弃自杀行为;开导轻生者,帮助其寻找解决办法。同时也要避免陷入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场外负面因素的误区、语言表达方面的误区、谈判谋略方面的误区。

    2010年01期 No.117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 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警方公共危机应对之思考——以浙江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湖州支队应对2008年雪灾为例

    林宏御;刘辉;

    浙江省公安厅高速交警总队湖州支队在2008年雪灾中沉着应对,一方面竭尽全力保障高速公路的安全与畅通,确保受困旅客走得了;统一指挥调度,强化管控措施的一致性、连贯性。另一方面集中组织媒体记者、宣传骨干深入一线采访,结合春运工作开展全方位的宣传;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向公众发布权威统一的路况信息,做好车流的疏导工作,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010年01期 No.117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犯罪问题研究

  • 青少年犯罪治理的制度创新──以温州鹿城法院推行的企业帮教制度为例

    卢建平;吴之欧;

    目前,对犯罪的青少年尤其是轻微刑事犯罪的青少年如何矫正、治理的问题,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探讨的热点。浙江温州市鹿城区法院尝试采用一种全新的矫正制度──企业帮教,收效良好。本文主要介绍和简要评价这种以企业为主导的矫正治理制度,进而分析该制度的推广前景和发展趋势。

    2010年01期 No.117 54-57+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 犯罪控制社会化的原因及必要性分析

    朱景汉;刘玉峰;

    犯罪控制是我国政府、社会及公安机关极为重视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我国社会进入转型期,社会失序现象严重,社会矛盾集中,社会冲突不断;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社会各阶层利益相互交叉,利益关系错综复杂,犯罪形势日益严峻,犯罪高发态势长期持续。与此同时,随着理论研究及实践活动等的不断成熟和完善,犯罪控制的主体、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犯罪控制社会化趋势渐次形成。

    2010年01期 No.117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法治论坛

  • 论组织、领导传销罪的主体范围

    傅跃建;胡晓景;

    我国《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组织、领导传销罪,对打击传销活动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实践中,如何理解和界定本罪的主体范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试结合具体案例就如何理解"组织"的含义、界定本罪的主体范围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呼吁尽快明确废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情节严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出台相关立法或司法解释。

    2010年01期 No.117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 英国的民事追缴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乔玲;

    民事追缴,是以犯罪收益为诉讼对象的一种没收制度。相对于刑事没收以刑事定罪为前提,民事追缴不需要刑事判决,甚至可以在没有刑事案件的情况下没收财产,只要有足够的证据,按照一定的证明标准,能够证明被没收的财产来源于违法所得即可。在英国,民事追缴已经作为一项独立的财产追缴机制规定在《2002年犯罪收益追缴法》中。我国应当借鉴外国的民事追缴制度以及相关的成功经验,尽快建立以犯罪收益或违法所得为对象的、独立的财产没收制度。

    2010年01期 No.117 68-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 加强和改进经侦执法工作的若干思考——以湖州市为例

    沈晓明;

    目前,在经侦执法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外在因素干预较多,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程序规定不统一,个别司法解释相矛盾,民警专业素质不高,对经侦执法质量不重视,制度执行不力,等等。对此,应从加强立法、提高民警素质以及加大执法监督等方面入手,提高经侦执法规范化水平。

    2010年01期 No.117 73-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本刊研究员论坛

  • 谈县域社会治安应对能力的提升——以诸暨市公安局为例

    袁立江;

    县域社会治安是整个社会治安的基础。诸暨市公安机关认真剖析本地社会治安的重点难点,全面确立全新的警务理念,积极探索构建科学实用的警务体制,实现了社会治安的明显好转。提升县域社会治安应对能力,必须实事求是地审视和判断县域社会治安问题;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整体警务工作;必须树立警务效能最大化、双向互动共赢的理念;必须牢牢把握公安机关专业化打防犯罪的主职;必须培植新时期的公安精神,加强公安队伍建设。

    2010年01期 No.117 76-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治安工作社会化的实践与思考

    曹伟龙;

    在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严峻而警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实现社会稳定与治安有序,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治安工作社会化的道路。在深入推进治安工作社会化的过程中,要积极消除思想羁绊,努力寻求并建立起广泛而真切的价值认同;要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强化工作合力,分层面同时同步推进;要进一步夯实基础,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建立起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公安机关必须坚持有所作为,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水平,全面有效履行工作职能。

    2010年01期 No.117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 温州公安“三创”工作体系的内涵及策略

    杨枝立;

    "三创"工作体系是温州公安工作导向重大战略性转变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变革。要准确把握"三创"的基本策略,就必须抓目标牵引、抓问题切入、抓责任锁定、抓创新驱动、抓结果衡量、抓队伍支撑。要重点把握"三创"的主要环节,进一步推进本地化警务战略、完善目标体系建设和优化警务机制建设。

    2010年01期 No.117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警学国际版

  • 重构布莱克法律概念(上)

    黄锦就;叶伟锋;

    1976年,唐纳德·布莱克(Donald Black)教授在其著作《法律之运作行为》(The Behavior of Law)①中首次提出了一个深具科学性的社会学理论:法律之运作行为,作为一种政府性质的社会控制方式,是可以量化、可以预见及可以根据普遍性的法学原则作推论的。法律这个概念在布莱克的理论中占据了中心的位置。然而,一些持批判观点的论者认为,布莱克的理论有很多问题。首先,他们认为布莱克的概念并不清晰,"政府"这个措词,作为一个重要的概念性连贯点,并没有在他的理论中被界定。其次,他的理论在应用于实际时显得并不足够,譬如他的理论就无法掌握住中国社会中一些重要而实在的半政府或无政府之名但行政府之实(quasi and de facto government)②的社会控制机构及方法。本文正是要介绍社会控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府性质这种法学观点,并透过这个机会去重构布莱克的法律概念。同时,本文也要指出,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政府性质的社会控制方式,是在政府允许私人性质的社会控制方式或将社会控制的权力授予私人机构的前提下存在的。

    2010年01期 No.117 88-92+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 论警察自由裁量权和武器的使用

    詹姆士·阿尔布雷特;薛姣;

    在美国,警察曾广泛而普遍地使用枪械等致命性武器,但这也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美国最高法院对田纳西州诉加纳案的判决极大地影响到美国警察致命性武器的使用。新非致命性武器的部署明显减少了枪支使用的需要,辅以技术培训力度的增强,非致命武器的技术提升,战术策略的修改和高效的执法自由裁量权的行使,以及更具限制性致命武器使用政策的实施可以降低警察对于枪械的依赖性、警察枪击毙命的发生次数和因公殉职的警察人数。

    2010年01期 No.117 93-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道路交通安全专版

  • “三定三见一承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吴金满;

    当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与飞速发展的农村道路交通相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三定三见一承诺"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模式是有益的实践探索。只有转变理念、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领导、形成整体合力,健全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保障、落实宣传经费,才能使这一工作模式进一步深化和完善。

    2010年01期 No.117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 谈人文警务理念与公安交通管理工作

    司宏毅;

    在公安交管工作中贯彻人文警务要求,广大交警必须更加重视在警务活动中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在交通管理工作中提高公民的交通文明素质,在日常行政管理中提升自身服务能力,在队伍规范化建设上打造良好职业形象。当前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还存在与人文警务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要运用人文警务理念,坚持科学管理,坚持规范执法,坚持便民利民,坚持队伍建设,积极回应群众对和谐交通环境、社会公平正义、交通管理服务和交警队伍形象的新期盼。

    2010年01期 No.117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警察教育训练

  • 论公安民警教育训练中情商的培养

    胡永正;

    在公安民警教育训练中加强情商培养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是解决公安民警心理健康问题的关节点,是公安民警成才、成功的关键。因此,公安民警教育训练中情商培养的路径可以从培养目标,建立合理的公安民警教育培训课程体系,创建新的公安民警教育训练模式,建立智商和情商并重的"二元化"民警教育训练评价体系等方面设计。

    2010年01期 No.117 104-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 心理训练对公安院校擒拿格斗教学的效应研究

    沈凤铭;

    本文采用问卷法对85名选修擒拿格斗课程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并运用心理学常用的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简称SEM)进行建模,结果发现,动机通过影响学生的焦虑、自信心来影响实战能力的发挥。在此基础上,参照体育心理学方法,采用语言鼓励、自我控制、心理假设、虚拟训练等手段,深入探索科学合理的符合公安院校擒拿格斗教学的心理训练方法。

    2010年01期 No.117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