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乃强;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的新任务新要求,主要体现在公安部、省公安厅最近召开的有关会议上。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信息化社会、互联网时代,公民社会,"社会人"、"陌生人",风险社会等对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提出了严峻挑战。当前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应注意把握创新的指导思想、创新的路径选择、创新的重点难点、创新的队伍保证等问题。
2010年05期 No.121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 毛善恩;
金华公安机关结合本地治安实际,以防范社会化、服务人性化、境外人员管理国际化的"三化"工作为突破口,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有力地促进了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金华公安机关的有益尝试和探索为进一步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很多启示。"三化"工作有利于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激发活力;有利于打造服务型警务,保障民生;有利于按国际惯例办事,提升管理成效。
2010年05期 No.121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 中共舟山市委政法委员会课题组;陈麟;
群众需求日趋多样化、群众利益日趋多元化、群众心态日趋复杂化,要求基层社会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以"为民、惠民、便民"为宗旨,以"网罗民声、了解民情、化解民忧"为手段,以"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为目标,全面及时传递党的声音,回应群众要求,最大限度地解决基层群众的各种实际问题。舟山市开展"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以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做到了社情民意更明了、诉求渠道更畅通、预测预警更灵敏、矛盾化解更及时、基层工作更规范,受到了上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首肯。
2010年05期 No.121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 刘国强;
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情做到"零懈怠",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情做到"零容忍"是平湖市"打响社会治安品牌"的必然要求。要以"双零"为导向提升治安品牌的聚合力、影响力、竞争力和生命力,同时以"双零"为导向,通过倒逼方式、闭合手段、锁定形式、合作思路、强警工程实施治安品牌战略。
2010年05期 No.121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 陈志国;
社区警务信息化是以信息化引领社区警务理念创新、警务模式变革和提升警务效能的重要举措,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宁波市公安局海曙分局紧紧围绕"人"这一社会管理核心要素,以"社区警务e超市"建设为平台,将信息技术、空间技术和社区警务资源有机融合,突破传统的社区警务工作模式,走出了一条社区警务信息化工作的新路子,为实现社会管理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2010年05期 No.121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 金诚;
当前维稳工作形势严峻,维稳工作陷入一个怪圈,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犯罪率居高不下,新高危人群不断制造极端事件。公安机关角色的困惑,警力的困境以及警务战略的两难选择,是影响当前公安工作顺利开展的三大因素。始终不渝地坚持社区警务战略,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推行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采取"零容忍"战略,始终保持对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是当前警务战略的正确选择。
2010年05期 No.121 2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 蒋国长;
构建民意导向警务模式,推进警务民主化,营造警务共同体,这是"警务广场"的科学内涵。"警务广场"的价值,首先应该是民主政治价值,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湖州公安工作中的一个有益尝试和重大突破。深化发展"警务广场"行动,首先要解决好思想认识问题,切实做到自觉推进、主动入轨,同时还要解决好上下齐动、内外互动、左右联动等问题。"警务广场"是深化"三项建设"和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也是"三项建设"和"三项重点工作"在湖州公安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警务广场"是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源头和基础,当前公安机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其重点和关键就是要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
2010年05期 No.121 3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 舒声;
衢州市公安局以信息化为手段,在网上构建了"一体化运作、一站式服务"的"衢州公安互联网办事大厅"。在功能上,涵盖了交警、消防、出入境、治安等所有可以上网的公安行政许可、审批及服务事项,实现了与群众有关的公安行政办事在网上"全方位"流转,大大方便了群众的办事诉求,同时,激活了信息资源,盘活了警力资源,带活了社会资源,是互联网时代创新公安社会管理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2010年05期 No.121 37-3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朱志华;
就浙江而言,信访工作总体平稳,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信访总量仍处于高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导致信访高发的原因错综复杂,既与我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密切相关,又与我国传统历史、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也不排除一些别有用心之人甚至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挑唆、策划、推波助澜的可能。因此,要解决信访问题,必须强领导、抓源头、打基础、重民生、清结案、多协调、讲方法、求规范、导舆论、惩违法、严责任、抓队伍。
2010年05期 No.121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徐海晋;朱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更新,以互联网络和移动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涉警网络舆情危机事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改善网络舆论环境,公安机关就必须改变以我为尊、重在监管的思维定势,重新审视与媒体的关系,创新公安新闻发布的内容和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改进公安宣传方式,占据舆论宣传的制高点。同时,要完善警察公共关系机构,强化涉警网络舆情处置的专业性、主动性和及时性。
2010年05期 No.121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刘丽丽;
最近发生的"校园惨案"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人们在悲伤之余纷纷探寻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多数人认为,社会不公平、制度不完善、贫富差距过大,加上媒体负面报道导致犯罪的传染效应,是"校园惨案"在短时期内连续发生的最主要原因。然而,通过对这几起事件,特别是几个作案人的深入分析不难发现,他们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性格的缺陷、道德和信仰的缺失,以及"中年危机"给他们原本窘迫生活的负面冲击,才是他们做出如此灭绝人性事件的根本原因。无房、情变、失业、生病等生活上的"挫折"、"困难"只不过是导火线而已。
2010年05期 No.121 63-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K] - 王小平;
在当今社会信息高度公开、各种矛盾不断涌现、群众期待日益多样的大背景下,和谐警民关系既是公安工作的有力支撑,也是公安工作的最终价值追求。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要确立主体素质、公正执法、和谐警营"三个立足点",在主体能力建设上下工夫,打牢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础;要坚持群众的呼声和感受、工作的过程和细节、宣传和沟通"三个注重",在回应群众期待上下工夫,最大限度累积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要做到有氛围、有层次、有机制"三个有",在健全长效机制上下工夫,推进和谐警民关系持久发展。
2010年05期 No.121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K] - 裴仁昌;谢华;
宗教与封建迷信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是宗教与迷信的组织形式不同;二是宗教与迷信的思想体系不同;三是宗教与迷信对社会的影响力不同;四是宗教与迷信的性质不同。
2010年05期 No.121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 王春梅;
警察专业化起源于英国1829年建立的现代职业制服警察,此后各国纷纷仿效建立现代职业制服警察。但各国警察普遍存在滥用权力、训练不足、效率低下,腐化严重等问题,警察职业专业化也长期处于停滞状态。20世纪初,美国率先发出了警务改革的呼声,掀起了警察专业化运动。通过警察专业化运动,警察科学得到了发展与推广应用,警察官僚组织得以建立与完善,警察录用制度和培训制度得以建立,警察日益发展成为一个自治、高效而且受人尊重的职业。
2010年05期 No.121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韦益毅;盛大力;
美国警察实战训练体系,在训练理念、目标方法、手段及模式上比较完善,课程内容设置丰富多样且贴近实战,教官的专业背景及职业化程度很高,具有教官队伍职业化特点明显、执法实战经验丰富、训练理念先进、贴近实战、靶场简单实用、训练方法实用性强、注重教学互动、强调安全与"以人为本"等特点。对此,我们在警察枪械战术训练中要更新训练理念;创新枪支训练模式;加强教官队伍建设;注重训练对象与训练目标的统一,以切实提高警察教育训练水平和人民警察队伍的职业化执法能力。
2010年05期 No.121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邱煜;
在浙江警察学院试点班《消防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老师缺少实践经验、教学专题划分不够清晰、教学内容处理不够完善、实训器材不足、实训场地缺乏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借鉴其他公安院校试点专业开展《消防管理》课程教学的经验,结合学校实际,从教学模块设计,减少教学专题;增添实训器材,设置专门的消防实训场地;充分挖掘学校现有资源,立足校内开展实训;深入调研,加强同行教师的交流;加强专业师资建设,聘请教官等方面进行改进。
2010年05期 No.121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