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浙警风采

警事时评

  • 昂扬奋发 不辱使命

    本刊评论员;

    <正>关乎未来的蓝图,又将再添厚重一笔——"十二五",惠及全省5000万人民的小康社会将全面建成。这是浙江向更好生活发出的盛情邀约!这是浙江向富民强省迈出的坚实步伐!"十二五",浙江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十二五",浙江将

    2011年01期 No.123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本刊专稿

  • 大力实施“警务广场”战略 不断推进公安工作科学发展——“警务广场”的再探索与再思考

    金伯中;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警务广场"战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规律性、人民性、时代性、实践性,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深刻理解的"警务广场"的基本属性。民意是基础、民意导向型警务模式是核心、警务民主化是根本保障、警务共同体是力量源泉、群众满意是第一标准,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全面把握的"警务广场"的科学内涵。要紧紧依托"警务广场",全面推进警务理念思路、组织体制、工作机制、技术手段、评价体系等创新基础上的社会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公安工作科学发展水平。

    2011年01期 No.123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K]
  • 中国警务改革的新模式

    王大伟;

    民意导向型警务是第五次警务革命中的一股"春风";"警务广场"战略符合世界警务发展的大趋势;"警务广场"战略解决了中国警务改革的瓶颈问题。

    2011年01期 No.123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 一个战略型警察公共关系的示范

    孙娟;

    湖州市公安局继承已有的组织优势,从战略高度,敏锐地从民主政治、社区警务、公共安全治理等多方需要出发,以保民安、得民心为核心诉求,以疏导民意、回应民意为主要途径,启动了畅通民意、由民意引导警务的"警务广场"计划,将一系列的专项活动统驭在公关战略当中,为我国警察公共关系实践提供了一个富有开拓性意义的战略型公共关系的范例。

    2011年01期 No.123 12-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法治论坛

  • “另案处理”案件的司法实践与思考——以湖州市为例

    中共湖州市委政法委员会课题组;喻运鑫;

    2006至2007年,湖州市"另案处理"案件占全部移送起诉刑事案件的30.27%,其中存在将不构成犯罪,或已作治安行政处罚,或已判刑的罪犯作为"另案处理"的情况。在实施"另案处理"过程中,存在追逃措施不力、随意降格处理、滥用强制措施、工作责任心不强等问题。要高度重视"另案处理"案件,确立"另案处理"的适用标准,建立严格的"另案处理"操作程序,发挥检察监督作用,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加强经费和警力保障。

    2011年01期 No.123 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 公民公共事务参与权的行政法保障

    陈晟;

    公民公共事务参与权的有效行使是一个国家政治文明的标志,是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法治语境下,行政法因其自身的性质和功能对公民公共事务参与权的保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政法对公民公共事务参与权的保障主要体现在参与制度的完善和创新,以及对侵害公民公共事务参与权的违法行为的有效追究上。完善知情权保障,完善和创新行政机制,建立日常参与机制,完善利益分享机制和权利救济制度,是保障公民公共事务参与权的有效途径。

    2011年01期 No.123 18-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执法规范化研究

  •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述评

    易继苍;

    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问题不仅是广大学者和各级政府部门关注的问题,而且也是公众普遍期待的热点问题。我国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综述简要概括了近年来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内涵与基本要素、公安机关在执法规范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升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对策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和主要观点,并就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性研究、研究方法、研究实效性、研究重点等问题进行了简要评析。总体而言,当前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理论研究滞后,执法规范化问题应用研究薄弱,同时应着力研究制定规范执法的内在行为准则。

    2011年01期 No.123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K]

“枫桥经验”与和谐社会

  • 推进“基层和谐促进工程”之思考——以宁波市为例

    中共宁波市委政法委员会课题组;蒋朝栋;

    宁波市推出的"基层和谐促进工程",由市综治组织具体实施,秉承了"枫桥经验"的时代要求,以和谐促进会等社会融合组织为依托,以各类和谐促进员队伍为主体,通过实行社会管理终端化、力量整合兼容化、诉求解决初始化、工作保障常态化,构建起了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应对复杂形势的长效机制,实现了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2011年01期 No.123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 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控制策略

    陈麟;林群珠;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因网络炒作诱发的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并呈现出突发性、互动性、扩散性、复杂性以及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广、管控难度大等特点。坚持快速反应、公开透明、客观公正三项原则,建立信息沟通、网络管理、应急联动三项机制,强化法制、技术、教育三项保障,是防范和控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有效途径和重要办法。

    2011年01期 No.123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公安理论与实务

  • 论公安指挥中心在政府应急管理中的协调联动作用——以金华市110应急联动工作为例

    潘宏德;张永佳;

    应急管理机制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和公益事业,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维稳大局,它必须通过日常行之有效的联动工作来体现其高效率的应急管理能力。浙江省金华市公安局指挥中心(110报警服务台)实现了由"110社会联动"到政府"应急联动"的转变。这种独其特色的110应急联动工作,既有效避免了诸如"市长热线"、"民生热线"等政府应急管理平台的重复建设问题,更有利于为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府应急服务。实践证明,公安指挥中心是能够胜任政府应急管理中协调联动的特殊角色的。

    2011年01期 No.123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 河南新型警务模式的学理探析

    徐志豪;

    针对公安机关长期存在的基层警力不足、警力倒挂等现实问题,借鉴近年来吉林辽源、黑龙江大庆等地公安机关警务机制改革的实践,在河南省委的领导及多部门的配合帮助下,河南省全力推行以撤销城市公安分局为重点的公安警务机制改革。从学理视角评价河南的警务改革,至少有这样四个方面的突破:一是优化了公安机关的领导体制;二是实现了公安机关组织结构"扁平化";三是下沉警务,解决了警力倒挂问题;四是推动社区警务,真正实现了社区民警的专职化。

    2011年01期 No.123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 论警察心理危机干预中社会支持系统的构建

    张小浩;

    长期从事"三高"工作,警察面临突发的创伤性事件持续增多,造成的心理压力不断加大,若超出其心理承受能力,往往容易产生心理危机。在警察心理危机干预过程中,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警察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组织支持、家庭支持、朋辈支持以及社会支持,在危机干预中应该把构建警察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作为重要内容。

    2011年01期 No.123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5K]
  • 深化公安信息资源应用之我见

    商建学;

    深化信息资源应用是下一阶段公安信息化的核心,是公安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必须正确面对并着力解决在信息资源应用上存在的问题,努力推进信息应用的规范化、机制化、模式化,努力突破信息应用的难点,努力实现信息应用的高端化,努力培育信息应用人才队伍。

    2011年01期 No.123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问题管理在基层公安的探索与实践

    连建法;

    大多数基层公安机关在搭建绩效考核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将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衡量一个单位工作业绩的最主要指标之一。这种"指标导向"的管理方式,容易导致决策与需求不匹配,执行与战略不一致,评价与实际不适应。实施"问题切入"的警务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指标导向"所造成的困境,使公安工作更具指向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2011年01期 No.123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 “零容忍”理念下环境警务策略研究

    程式;

    环境警务策略是"零容忍"理念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两者一脉相承。它们都主张从犯罪的条件、环境、空间等方面入手,采取主动措施,遏制、减少犯罪行为。以"零容忍"理念为指导实施环境警务策略,必须加强情报信息警务建设,坚持社区警务与巡逻警务双轨运行,优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治本意义。

    2011年01期 No.123 61-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犯罪问题研究

  • 疑似命案立线侦查刍议

    朱建祥;钱英;

    立线侦查作为立案前的一种前置性侦查手段,在疑似命案侦查工作中发挥着其他侦查模式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疑似命案立线侦查工作中必须把握好几个环节:一是把握侦查行为合法性和证据转化环节;二是在警情研判评估后确定是否开展立线侦查;三是在相对秘密的前提下开展侦查工作。

    2011年01期 No.123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 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犯罪打防对策研究

    戈璐;

    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犯罪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类经济犯罪仍将大量存在,案件数量、涉案价值上升趋势明显;二是银根收紧,非法集资、信用卡诈骗等金融领域经济犯罪案件数量上升幅度明显;三是市场萎缩,经济环境变化,合同诈骗、职务侵占、危害税收征管等涉企类犯罪数量居高不下;四是企业竞争加剧,侵犯商标权和侵犯商业秘密等案件不断发生。从犯罪类型分析可以分为避免损失型和牟取利益型两种。对经济犯罪应采取以打开路,始终坚持高压严打态势;严密防范,始终坚持关口前移超前防范;全面协作,始终坚持发挥参谋预警职能作用等对策措施。

    2011年01期 No.123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本刊研究员论坛

  • “后世博安保时期”平湖打造维稳联动格局的若干思考

    刘国强;

    世博安保的成功实践为平湖市打造"后世博安保时期"维稳联动格局提供了经验和启示。要防止思想松懈、力度减弱、停滞不前以及急于求成等四种倾向。要以世博安保工作为借鉴,全力打造以"合作"为基础、"抓小"为根本、"动力"为保障的"后世博安保时期"维稳联动新格局。

    2011年01期 No.123 74-7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公安机关创新社会管理机制的探索与思考

    连吉兴;

    近年来,台州市公安局椒江区分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在创新社会管理机制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一是建立矛盾调解三级联动机制、加强调解队伍建设、建立配套机制,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的矛盾调解机制;二是建立合作化防控机制、实效化防控机制、社会化防控机制,创新维护治安稳定的社会防控机制;三是建立执法流程透明机制、执法监督实时机制、执法评判公开机制,创新实现公平正义的规范执法机制。

    2011年01期 No.123 77-79+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关于县级公安机关实行警务督察派驻制的实践与思考——以杭州市公安局萧山区分局为例

    乐华;

    萧山分局通过实行警务督察派驻制,科学设置,设立三个督察派驻点;配强力量,建立三支督察队伍;明确标准,制定三项工作规范;加大监督,强化四项督察职能,提升了督察认可度、督察工作效能、贯彻力执行力、规范执法意识和公安队伍形象。进一步深化警务督察派驻制,督察着力点上要更加突出执法活动监督,督察功能上要更加注重事前、事中预警监督,督察结果运用上要更加体现建设性,督察力量建设上要更加注重整体作用的发挥。

    2011年01期 No.123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警学国际版

  • 中美警察差异点滴——以一个美国教授的视角

    菲利普·劳恩斯;胡人斌;

    2010年1月5日至1月10日,在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的努力下,浙江警察学院第一批赴美访学区队17名师生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艾尔文和解放城两个城市的警察局进行了为期5天的警局见习。在此期间,同学们与美国警察一起巡逻,一起查缉毒品犯罪,一起走入美国人的社区。对美国警察的日常工作有了最直接而感性的认识,受益匪浅。菲利普·劳恩斯教授在《德州巡警》专栏上撰文记录了这段中美警察深度交流的故事,特译该文在本专栏刊登。

    2011年01期 No.123 84-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 警察、法院与狱政系统的比较研究(上)

    米切尔·罗斯;李国芳;

    本文试图通过对各国在刑事司法领域中警察、法院和狱政等制度的比较研究,进而对该领域国际合作的有效开展提出一些建议。尊重国家主权这一原则制约了警察在打击跨国犯罪联合行动中的执法效果,此外,经济、文化、警察腐败等因素也都制约着国际警务合作的有效开展。各国文化传统与法律制度中有关正义、犯罪、刑罚的理解不同,造成现今各国的法院体系以及刑罚制度的差异,因此,在刑事司法程序领域的国际合作必须要充分考虑各国文化的差异性。

    2011年01期 No.123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道路交通安全专版

  • 长三角区域道路交通管理联动协作初探

    司宏毅;

    长三角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集群已具相当规模,便捷的路网促进了经济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形成,也给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由于该区域道路联网成片,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交通快速发展造成管控手段的滞后,且管理难点问题具有普遍性,交通差异化管理引发挤压效应,因此,在区域内开展道路交通管理联动协作势在必行。长三角地区交警部门在区域联动协作方面已经进行了大胆探索和有益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应通过在长三角区域建立联动协作长效机制,建立交通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立交通违法处罚一体化标准,推行道路交通勤务一体化运作,建立突出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建立联动协作综合评价机制,推进区域道路交通管理联动协作。

    2011年01期 No.123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 桥海时代象山道路交通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之策

    孙雄;俞全东;

    宁波象山港大桥建成通车后,必将带来象山县交通状况和交通管理的深刻变革。要发挥综合机构功能,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改善静态交通现状,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注重交通文明养成,不断优化警力配置,为交通管理发展提供保障。

    2011年01期 No.123 94-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 雾天高速公路小型客车不封道的可行性探索

    沈艾中;范世森;

    浙江省冬春两季雾天多发,从目前的管理情况看,雾天往往采取封道手段以保障安全,但是封道对生产、生活负面影响较大。根据雾天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点以及对雾天高速公路不封道管理模式的分析,可借鉴杭徽线的雾天管理模式,放行小型客车,禁止货车、大型客车以及微型面包车上线。

    2011年01期 No.123 97-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警察教育训练

  • “80后”刑警培养的若干思考

    余建新;余飞;

    当前,"80后"青年大批量地充实公安队伍,使公安队伍充满了活力。"80后"具有知识层次高端化、思维方式多元化、行为决策自主化、思维观念个性化等特点。但是,"80后"也存在敬业精神缺失、事业归属感减弱,业余规划欠佳、解压途径单一,生活负担加重、工作压力趋强,职业认同偏见、作风传承脱节等问题。对此,要从搭建成长辅助平台、营造良好发展空间,健全人文关怀措施、营造快乐工作氛围,拓展思想沟通深度、营造通畅传承格局,完善文化引导途径、营造争先创优格局等方面做好"80后"刑警的培养。

    2011年01期 No.123 101-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K]
  • 警察院校大学生需求的比较研究

    周庆;高志强;孙丽伟;

    本研究以浙江省8所高校275名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大学生需求调查问卷(UNI)",结合个体访谈,对当前大学生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警察院校、师范院校、普通高校在学习技能需求、情绪调适需求、求职资料需求方面差异显著;警察院校和师范院校学生在学习技能方面的需求显著高于普通高校;警察院校学生情绪调适的需求显著高于普通高校;师范院校学生在求职资料获取方面的需求显著高于警察院校的学生。

    2011年01期 No.123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浙警风采_本刊首席研究员风采

  • 平湖市公安局理论研究基地首席研究员 刘国强

    <正>刘国强,现任中共平湖市委常委、市公安局局长。浙江嘉兴市人,1957年3月出生,在职大学学历。1984年7月参加公安工作,历任嘉兴市公安局城区分局刑侦队副队长、装备科科长,嘉兴市公安局后勤处副处长、处长、交警支队支队长。曾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在长期的公安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近几年奥运安保、国庆60周年安保、上海世博会安保等公安保卫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艰巨的情况下,

    2011年01期 No.123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