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远平;
中央的指示和浙江的实践,都要求我们强化反腐倡廉建设中的"零容忍"导向,以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执法为民的新期待。强化"零容忍"导向,一要更好地将"零容忍"体现在思想认识的深化上;二要更好地将"零容忍"体现在对突出问题治理的深化上;三要更好地将"零容忍"体现在关口前移和惩一警百工作的深化上;四要更好地将"零容忍"体现在规范执法的深化上。
2011年02期 No.124 10-1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 沈慧敏;张俊霞;胡燕飞;单敏军;
职务犯罪的特定对象、特定环境、特定行为特征,为我们掌握职务犯罪的规律性提供了极为有利条件,并为建立起职务犯罪的预测、预警、预防工作机制提供了可能。应建立统一的预测机构和信息采集系统,设立科学的预测指标体系;重视预警信息的研判、处理和发布工作,建立"三色预警"机制。同时,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变"形式监督"为"实质监督";适当分解权力,变"一把手"为"金三角";完善岗位工作规定,变"隐性公正"为"显性公正";加强预防立法,变"亡羊补牢"为"未雨绸缪";加大对职务犯罪惩罚的严厉程度和科学度,变"养猪效应"为"零容忍"。
2011年02期 No.124 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K] -
浙江省公安厅党委在廉政文化建设中,从公安实际和民警需求出发,秉承传统,创新思路,丰富载体,注重渗透,推动廉政文化"进警营、进警校、进民警家庭"活动,努力打造具有公安特色的廉政文化品牌,有力助推了全省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表现在:一是立项建廉,打造一个工程;二是评创促廉,凝练一个主题;三是以文育廉,编纂一部丛书;四是示范导廉,培育一批典型;五是阵地宣廉,拓展一批载体。
2011年02期 No.124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 马永定;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廉政文化在推进公安反腐倡廉建设中有着重要意义,起着导向、规范、激励、监督等作用。推进公安廉政文化建设,要做到五个坚持不懈,要深化认识、强化措施、选准载体、完善机制、抓好结合。
2011年02期 No.124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 徐林;
警察违法违纪问题是当前影响公安机关执法工作和队伍建设的一个十分重要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国警察违法违纪行为主要表现为贪污贿赂、侵权、渎职失职以及违反警务纪律等形式。对此,应通过深化反腐倡廉教育,筑牢思想基础;探索涉警舆情工作机制,强化预警作用;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制度约束系统;健全联动监督系统,强化责任追究等举措来构建警察违法违纪预防工作机制。
2011年02期 No.124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 中共绍兴市委政法委员会课题组;戴辉;
构建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首先要确立评估的原则,即要以以人为本、促进发展、民主法治、源头治本为原则;其次要规范评估的范围,即要将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牵涉面广、影响深远,易引发不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活动等列入评估范围;第三要明确评估的内容,应包括合法性评估、合理性评估、可行性评估和可控性评估。要有评估的责任主体、监督主体、运作机制、操作程序、运行保障,要研究评估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并据此提出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及控制策略。
2011年02期 No.124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3K] - 汤枥钧;
我国正在进行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枫桥经验"与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的特征和价值具有共性,表现在做法上具有程序上的非正式性,即简易性和灵活性;在纠纷解决基准上的非法律化;在纠纷解决主体上的非职业化和纠纷解决过程以及结果的互利性、平和性。这对构建中国特色的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011年02期 No.124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 徐骏;王才领;王绍让;
现代社会风险无处不在,危机时常出现,且危机类型、形式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重要力量,如何让大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并提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不仅是高校"育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更关系到社会的前进与发展。本文以浙江省高校为样本,在对当代大学生的公共危机意识、预防应对能力及高校公共危机教育等情况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就高校做好大学生公共危机教育提出了重视体制建设——成立组织,设立学分;重视模式构建——立体全面,科学有效;重视应对能力——模拟情景,加强演练;重视教育形式——载体多样,注重效果等对策建议。
2011年02期 No.124 47-49+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