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警事时评

  • 创新社会管理 促进社会和谐

    本刊评论员;

    <正>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当前我们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管理体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根本利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作为公安机关,更要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第一责任,切实抓紧抓好。

    2011年03期 No.125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0K]

本刊专稿

  • 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服务“转型升级” 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治安环境

    王惠敏;

    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离不开好的治安环境。公安机关是党和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服务"转型升级"中肩负重大使命,必须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解决突出问题、推进改革创新,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

    2011年03期 No.125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5K]
  • 聚焦效能:教育领导学视角下公安院校学生工作的改进

    张福成;

    在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公安院校学生工作中,由于组织内部认识偏差、个体与组织目标不完全一致、团队协作机制不够健全以及评估体系尚待完善等原因,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育人效能。学校以育人为根本任务,学生工作也要提高育人效能。借鉴教育领导学的理论,公安院校学生工作要在形成共同愿景、建立学习型组织、引导教师全面参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正确考核评价和实施有效领导等六个方面加以改进。

    2011年03期 No.125 10-1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1K]

“枫桥经验”与和谐社会

  • “十二五”时期浙江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思路与对策研究

    中共浙江省委政法委员会课题组;宋光宝;

    "十二五"时期浙江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的目标是:力争通过五年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齐抓共管格局进一步完善,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社会大局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明显增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管理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保障经济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继续位居全国前列。要达到上述目标,要主动服务"第一要务",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化解社会矛盾;要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要坚持公正廉洁执法,提高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和水平;要推动重心下移,夯实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健全完善体制机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组织保障。

    2011年03期 No.125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0K]

杭州检察实务研究

  • 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刑事侦查的思考

    冯仁强;张海峰;

    实践中检察机关提前介入普通刑事案件的侦查非常频繁,但是对于提前介入的概念、范围、目的等一直比较模糊。本文从提前介入的概念、范围、目的等出发,探讨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制度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检察机关在提前介入时也应当明确提前介入的主体,规范提前介入的程序,正确处理提前介入中检察和公安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的作用。

    2011年03期 No.125 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7K]
  • 论行政权力检察监督制度的定位与发展

    吴国刚;

    宪法将检察机关基本职能定位为"法律监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扩展到行政领域,既是对实现行政法治这一时代诉求的回应,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题中应有之义。监督的方式必须从事后监督,转向事后监督与过程监督兼顾;依法律规则为主的监督,转向同时注重法律原则的监督。

    2011年03期 No.125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 毒品犯罪中“形迹可疑型”自首的司法认定

    郑建军;傅强;

    关于"形迹可疑型"自首,司法实务界和学界一直存在分歧,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操作和适用上也存在偏差。由于毒品犯罪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有不少随意扩大形迹可疑的范围而错误认定毒品犯罪"形迹可疑型"自首的情形。本文对"形迹可疑"的词义和"有关组织和司法机关盘问、教育"的理解、对"形迹可疑型自首"的法律特征、毒品犯罪中"形迹可疑型自首"的司法认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力求对相关司法解释进行全面的认识理解,并对不同情形进行明确界定。

    2011年03期 No.125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4K]
  • 略论“媒体审判”与司法独立

    洪友良;余绍银;

    "媒体审判"现象是媒体与司法对立冲突的折射。促进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两者之间的平衡,使之形成良性互动,是实现媒体自由和司法独立的必然选择。从媒体的监督职能、司法独立的特性等角度对"媒体审判"现象进行深入认识是遏制其发生的前提。

    2011年03期 No.125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法治论坛

  • 《刑法修正案(八)》相关刑罚和从宽问题探讨

    金华捷;

    《刑法修正案(八)》对于刑法总则的内容做出了改动,并且废除了十三个罪名的死刑,其积极意义被刑法学界所普遍认同。然而,在学界,有关附加刑及未成年人、怀孕妇女和老年人从宽条款的适用尚存争议,死缓的减刑以及是否应当废除贪污贿赂罪的死刑也是见仁见智。本文结合立法精神,就上述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2011年03期 No.125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6K]

法治论坛_执法规范化研究

  • 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之“杭州样本”——以精细化管理为视角

    张俊霞;

    近年来,杭州公安机关引入现代企业精细化管理这一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打造出了全国瞩目的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杭州样本"。实战化、标准化、流程化、可视化、人性化是执法规范化建设"杭州样本"的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杭州公安机关运用精细化管理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一是提升了执法效率;二是增强了执法效益;三是激发了执法动力;四是促进了派出所勤务机制改革;五是执法质量明显提升;六是执法安全条件明显改善;七是群众满意度明显上升。

    2011年03期 No.125 42-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1K]
  • 问题意识与理性思维:论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兼谈执法规范化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的关系

    余湘青;

    执法规范化建设解决的是公正廉洁执法问题,其生命力在于其外部建设的效能和力度。执法规范化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并非相互独立的系统和工作内容,两者在化解社会矛盾、保障人民合法权益的根本目的上是基本一致的,但在具体的执法规范化活动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之间,在规范化阻碍创新和创新不合规范两个方面仍然存在紧张关系。必须以科学化引领,以"规范合法为本,管理创新为用"进行调适,在规范化力度、规范创新、政策创新和工作方式创新等层面,研究确立科学化的规范管理创新机制。

    2011年03期 No.125 47-49+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5K]

公安理论与实务

  • 近两年美国信息安全发展综述

    郝文江;马晓明;

    美国奥巴马执政以来,出台了一系列网络安全战略,并使之成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一部分。国家层面的战略计划、法律法规相继出炉,体现了美国将迎来信息安全政策的重大调整。近两年美国的信息安全战略部署和信息安全立法动向,给了我国一些启示。我国应该加快信息安全立法工作,为我国信息化健康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2011年03期 No.125 50-5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19K]
  • 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创新

    张申才;

    总体上看,浙江流动人口依然呈现文化技能水平低、社会保障差、城市融入度低等特征。浙江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既有成绩也有不足。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必须继续完善政府主导作用,大力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全面提升政府化、社区化、自治化、信息化水平。

    2011年03期 No.125 54-56+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4K]
  • 论台湾警方防处群体性事件之经验法则与制度缺陷

    吴仲柱;

    在应对此起彼伏的聚众活动中,台湾警方从奉命被迫介入到自觉参与监管,秉持依法、适度的原则,由确立法治导向、规范警察权限,到密切沟通协调、消弭不良事态,再到依法严格审核、切实保障民权,以及明确分工编组、强化现场控制,采取主动警务、实施必要干预,积极组织善后、严格追究责任,实现了对群体性事件的有效管控。但从制度设计、运行、落实等方面看,在群体性事件防处中,台湾警方仍面临着民权自由与行政干预之冲突、检警分隶与警察职权之限制,以及证据搜集与采信认定之偏差等诸多困扰。

    2011年03期 No.125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9K]
  • 确保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社会稳定的思考——以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实践为例

    郭建华;

    确保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社会稳定是当前全省各级公安机关维稳工作的重点。金华市公安局江南分局在辖区村级换届选举过程中,除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有力外,主要抓了:掌握动态,控制苗头隐患;落实措施,强化现场保护;依法打击,维护选举秩序等环节,较好地完成了选举期的维稳任务。江南分局的实践,为确保村级组织换届选举社会稳定提供了一定启示。

    2011年03期 No.125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1K]
  • 温州“绿色警务”的学理探讨

    李君;

    2010年温州市公安机关率先提出并开始实践"绿色警务"策略。对于这样一种新的警务策略,尚没有关于学理意义上的解读。按照笔者的理解,"绿色警务"借用的是低碳、绿色的本意,其基本内涵包括物质层面和意识层面。物质层面上的绿色警务主要包括警力、警务资料和警务客体等要素;意识层面上的绿色警务是指警务发展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各种观点、理论等。其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实现绿色警务的根本,社区警务的理念是实现绿色警务的关键,信息警务的理念是实现绿色警务的强大引擎,科教强警的理念是实现绿色警务的优选路径。

    2011年03期 No.125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9K]

犯罪问题研究

  • 网络赌博犯罪的侦防对策初探

    徐跃;

    网络赌博犯罪因为具备了高科技的特性,因此与传统赌博相比具有成本更低廉、隐蔽性更好、危害性更大的特点。对网络赌博犯罪的防控需要从法治层面、社会层面、技术层面和金融层面等多角度进行把握,让其形成合力,从而有效对网络赌博犯罪进行防范。

    2011年03期 No.125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9K]
  • 打击电信类诈骗犯罪之我见

    吴卫华;

    当前,电信类诈骗犯罪已成为社会一大公害,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使广大群众的安全感受到极大威胁。侦破电信类诈骗案件涉及公安、电信、金融、宣传等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公安机关要尽快建立起一支打击电信类诈骗犯罪的专业队伍,涉案部门之间建立快速联动协作机制。

    2011年03期 No.125 78-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4K]

本刊研究员论坛

警学国际版

  • 基于他方经验谈打击跨国人口贩卖

    菲利普·雷切尔;

    比较刑事司法的主要优势之一是获得学习他国社会、文化、地貌、经济差异的机会,而这些差异往往是阻碍国家间"移植"某些成功做法的障碍。然而,若这些做法根据特定国情进行调试,其成功共享还是极有可能的。本文通过阐述某些欧洲国际组织打击人口贩卖罪方面的具体做法,旨在为目前美国加拿大交界处人口贩运的打击提供新途径和有益的经验。

    2011年03期 No.125 86-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1K]

道路交通安全专版

  • 对侦办醉酒驾驶机动车案件的若干思考

    赵野松;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于2011年5月1日起施行。该修正案新增危险驾驶罪,将道路上情节恶劣的机动车追逐竞驶和醉酒驾驶机动车归入此罪。此类案件由于执法办案标准更高,工作量巨大,且交警部门尚没有专业的办案队伍,以及可能发生的执法冲突,使得交警面临较大的执法挑战。公安机关将本着依法、客观、公正、效率的原则,调整机构设置、加强执法指导、明确执法标准,稳妥侦办危险驾驶罪案件。

    2011年03期 No.125 92-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3K]
  • 谈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的编制

    潘省橡;

    编制好新一轮地方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对于解决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中的一些基础性、结构性、根本性问题,进一步整体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将道路交通安全规划纳入重点专项规划体系中。道路交通安全规划应突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突出通行条件的改善,突出执法管理环境的改善,突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建设,突出执法保障建设。在编制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实用性,坚持长短结合,坚持系统性;要处理好部门之间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专家意见和群众诉求的关系,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要跳出部门行为,注重纵横衔接,把握实践性,体现综合治理,反映民意导向。

    2011年03期 No.125 96-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8K]

警察教育训练

  • 试论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核心——提高质量和效益

    夏文星;

    通过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型升级的要求以及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趋势分析,提出提高质量和效益是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核心这一命题。继而围绕这一命题确定了以人为本,按需施教;紧贴实战,能力为先的公安教育训练工作思路以及实现的四个途径和措施。

    2011年03期 No.125 100-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1K]
  • 南非警察教育训练给我们的启示

    裴仁昌;

    南非警察按军队系列编制,警察总局所属的教育训练局统管全国的各类警察院校,负责招募警察的教育和培训。教育培训体制机制自成体系,布局分工明确,体现合理性;严格执行统一的教育培训规模、内容和方法,突出职业性和专业性;基础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具有相互依托的关联性;体育设施齐全,设备高效利用,体育训练富有成效性。我国应积极借鉴和广泛吸收国外警察教育训练工作的成功经验,办出特色学校;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培养适合公安队伍建设和公安工作实践需要的专业人才;将警务专业教育和在职培训作为公安院校的主业,积极推进教育训练工作从知识型向能力型、普通型向专用型、单一型向系统型转变。

    2011年03期 No.125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1K]

浙江警界学人

  • 浙江警界学人

    <正>金诚,浙江警察学院教授、治安系副主任,浙江省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秘书长。2004年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警察学院做访问学者;2006年至2007年,赴美国山姆·休斯敦州立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任访问教授。

    2011年03期 No.125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