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特稿

  • 论加强我国涉外法制建设

    柳华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阐述并强调加强涉外法制建设,为我国完善涉外法制、加强涉外法治提出了要求并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外交思想是加强涉外法制建设的指导思想。作为我国首部基础性、综合性的调整对外关系的宪法相关法,2023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对外关系法》是促进我国对外关系工作法制化的标志和里程碑,为加强涉外法制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的建设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要求相适应的涉外法治体系和能力的要求,加强涉外法制建设,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与改革开放同步,以涉外法制巩固并引领创新;国内法和国际法有机衔接,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提升法治大国的文明魅力。

    2024年02期 No.202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枫桥经验”研究

  • 新时代“枫桥经验”:全球治理视角下的“中国方案”

    王欢;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根植于本土现实的“中国样本”,可以为全球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国际传播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共同价值,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升级安全治理,坚定文化自信,依托技术赋能,探索路径创新,从而提升“中国方案”的国际认可度,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新时代“枫桥经验”理应作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公共产品之一,彰显文化自信,推动共建共享,为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4年02期 No.202 13-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1K]
  • 跨部门协同视角下的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研究

    古丽娜·朱马汗;雷霆;

    跨部门协同是“枫桥式工作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采用“结构—过程”模型,通过对58个“枫桥式工作法”典型事迹进行文本分析,探讨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中的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运行过程与逻辑。研究发现,在“枫桥式工作法”中,跨部门协同的结构层面展现出了清晰的特点和优势:党建引领有力、部门职责清晰互补、法治保障健全;跨部门协同的过程层面呈现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以就地解决问题为目标设定、以快速主动来响应任务分配、以四治融合为措施方法。结构和过程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结构形塑过程、过程反作用于结构,结构与过程的互动关系是推动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2024年02期 No.202 2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2K]

平安中国建设研究

  • “平安浙江”战略二十年的历史成就与理论启示

    褚国建;

    建设“平安浙江”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带领省委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新世纪初浙江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主动应对社会矛盾风险挑战的政治担当。“平安浙江”建设二十年来,“大平安”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大平安”体制机制日益健全完善,“大平安”工作格局日益充实巩固,“大平安”成效不断提升彰显。二十年的历史实践给予了当前和未来诸多的理论启示,要求我们在深化平安建设的新征程上不断推进认知变革、理念变革、组织变革、载体变革、制度变革、能力变革。

    2024年02期 No.202 33-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1K]
  • 基于新发展理念的平安建设指数构建研究

    郭斌;苗美琛;

    加强平安建设是实现人民安居乐业和国家昌盛的重要保障。其中,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平安建设指数对于全面衡量各地平安建设成效,切实推进高水平平安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以平安建设和新发展理念内涵分析为基础,将新发展理念融入平安建设指数设计之中,构建包含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63个三级指标和89个四级指标的平安建设指数,为全面评估平安建设成效提供理论支持。

    2024年02期 No.202 4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3K]
  • 社会治理共同体视域下民间法治供给机制构建研究

    张宁;王海桥;俞霞;

    社会治理共同体是基于共同空间的地缘、情感、行动、利益的共同体,“社会治理”和“共同体”具有相互组合的必然性。从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角度,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借鉴域外纠纷化解经验,完善社会规范体系,建立政府与法学群团组织合作机制,发挥法学专家、民间调解员等民间法治资源作用,在合作共建、多元共治、多方共享中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民间法治供给机制,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法治中国。

    2024年02期 No.202 57-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8K]
  • 空间重构与社区网格化治理——以工业社区警务网格化治理为例

    郭光芝;王雨施;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高度集聚的现代工业园区。基于空间生产理论,通过阐释空间重构与工业社区网格化治理的内在逻辑,提出工业社区内依托生产空间开展网格化治理的目标和任务已发生改变。开展网格化治理的关键是思考如何实现协同共治。公安机关应当基于工业社区的共性特征及三类工业社区在空间和社会关系上的差异,构建工业社区警务网格化治理新模式,重点是以企业网格为基础、以企业自治为支撑,重建治理空间和再造治理流程。在此基础上,还应当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调动企业和员工治理积极性、通过公共空间重构促进新居民融入社区等,以不断完善工业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提升治理效能。

    2024年02期 No.202 69-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犯罪学研究

  • 刑事责任年龄新增条款的学理阐释与适用路径

    胡江;李康明;

    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致害案件频发且性质恶劣。为了应对不满十四周岁低龄罪错未成年人的社会治理难题,《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事责任年龄新增条款,将未成年人刑事犯罪年龄下限调整至十二周岁,并设置相应限制性条件。针对刑事责任年龄新增条款,否定论者从不同角度对新增条款的正当性和合理性进行抨击。基于刑事一体化立场,刑事责任年龄新增条款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彰显了其内在的价值意蕴,体现了其在平衡低龄未成年人刑事处罚和刑事保护政策上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对于刑事责任年龄新增条款的理解和适用,应当立足于我国未成年人独特的成长环境及其身心发展历程,科学设定适用刑事责任年龄新增条款的各项限制性条件,实现刑事责任年龄新增条款在预防和治理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规范价值。

    2024年02期 No.202 80-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7K]

“新公科”研究

  • 游戏外挂黑产犯罪:机制、危害与治理——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

    徐伟;黄文奕;

    游戏外挂黑产犯罪现象愈演愈烈,迫切需要积极有效治理。然而,目前学界缺乏对此问题的系统性解释框架。鉴于此,引入200份游戏外挂黑产犯罪经典案例,采用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旨在深入剖析游戏外挂黑产犯罪的机制、危害,并探寻治理对策。研究发现,游戏外挂黑产犯罪的形成涉及犯罪机遇刺激和犯罪特性刺激的相互作用,导致从业人员形成犯罪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形成了一个明晰的“上游制作游戏外挂—中游售卖游戏外挂—下游使用游戏外挂”黑产犯罪链条。因此,治理游戏外挂黑产犯罪的关键在于综合运用技术与法律手段。游戏运营方应通过采用数据加密和机器学习等先进技术手段,提升网络游戏外挂制作的门槛,强化游戏保护层;立法部门应全面完善游戏外挂黑产犯罪行为的法律框架,明确定位游戏外挂问题为行业主要防范方向,制定清晰的外挂定义和认定标准,构建合理的责任分配秩序;司法机关在审理相关案件时应合理认定外挂行为,区分不同类型的游戏外挂,以更准确地依法处理;执法部门在打击游戏外挂犯罪方面需引进更多专业技术人才,定期审查相关网站和平台,构建全方位的防控体系。

    2024年02期 No.202 94-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7K]
  • 互联网黑灰产形成、演进与多元治理研究——以个人信息黑灰产为例

    陈光宣;陈平;陈光笑;

    随着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应用持续快速发展,大量传统违法产业向网络空间快速蔓延,互联网黑灰产越来越多样化,手段不断迭代更新,技术性、专业性显著增强,持续为网各类涉网犯罪提供资源与掩护,形成规模庞大的互联网黑灰产业链。其中,个人信息交易是互联网黑灰产重灾区。个人信息黑灰产严重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但由于法律规定模糊不清、取证难、维权难等问题,这一黑灰产业的打击和治理面临巨大挑战。互联网黑灰产治理与个人信息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需要从法治建设、技术反制、监管体系建设和行业标准建设等层面开展治理,需要多部门、全行业以及个人共同参与。

    2024年02期 No.202 111-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7K]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