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服务思维的大侦查格局建设——以绍兴“公安大脑”建设为例Framework Construction of Big Criminal Investigation Based on the Micro-Service Concept——Taking “Public Security Brain” Constructing Practice of Shaoxing as an Example
傅纪明,陈成慧,蔡竞
摘要(Abstract):
现阶段公安机关侦查破案工作任务复杂艰巨、信息化程度不足、证据收集和保存难度增大、侦查破案职能边界不清等问题已成为高效开展侦查破案工作的掣肘。结合“公安大脑”建设,借鉴互联网微服务思维,围绕技术、机制、体制,绍兴公安初步形成了以情报导侦为牵引、整体作战为常态、科技应用为支撑,力量融合、区域联动、精准打击的大侦查格局:破除打击警种壁垒,塑造变革型组织,使其具备独立化、模块化、可重组的能力;健全完善运行机制,重构运行流程,打造高效、灵活、弹性的运行体系;建设全流程应用平台,打造实时扩展、滚动升级的大侦查引擎。建设基于微服务的大侦查格局,要坚持解放思想,聚焦问题导向;加强顶层设计,规范体系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运行机制;坚持数智引领,传承发展创新。
关键词(KeyWords): 公安大脑;微服务;侦查破案;大侦查格局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作者(Author): 傅纪明,陈成慧,蔡竞
参考文献(References):
- (1)按照浙江省公安厅“公安大脑”建设发展规划,将整个公安业务体系分为五个板块,即处突跑道、打击跑道、治理跑道、服务跑道和保障跑道,其中打击跑道由各专业打击警种构成,负责专项研判、类案打击、大要案侦办和跨区域犯罪打击等工作。
- (2)参见熊一新:《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
- (3)绍兴“公安大脑”建设以技术、机制、体制三轮驱动为牵引,设立了“处突、打击、治理、服务、保障”五大跑道,打击跑道是其中之一。
- (4)参见靳高风、张雍锭、郭兆轩:《2021—2022年中国犯罪形势分析与预测》,《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
- (5)参见刘伯驹:《公安信息化大数据建设分析研究》,《中国安防》2021年第5期。
- (6)参见韩春梅、杨宏基、张玉琢:《科技兴警战略的发展脉络、行动逻辑及推进路径》,《公安学研究》2021年第1期。
- (7)参见陈刚:《互联网背景下网络证据保全公证现存问题及策略》,《法制博览》2022年第19期。
- (8)参见浙江警察学院课题组、黄兴瑞:《构建现代警务模式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基于中外比较的浙江警务改革发展战略研究》,《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
- (9)参见张扬:《互联网开源情报的侦查应用困境及因应策略》,《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
- (10)参见王俊、付琳:《对公安大数据系统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智能预警研究》,《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
- (11)参见朱笑延:《数字社会背景下电信网络诈骗的刑法应对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22年。
- (12)参见刘卓识:《微服务技术发展的现状与展望》,《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2年第1期。
- (13)参见李春霞:《微服务架构研究概述》,《软件导刊》2019年第8期。
- (14)辛园园、钮俊、谢志军等:《微服务体系结构实现框架综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8年第19期。
- (15)参见胡越:《微服务构架在警务云平台应用研究》,《电脑与信息技术》2017年第4期。
- (16)参见王俊修:《基于微服务架构的公安业务系统设计与实现》,《中国安防》2021年第3期。
- (17)参见黄炜、高逸峰、伏正伟:《公安微服务平台建设探讨》,《智能建筑电气技术》2022年第1期。
- (18)参见杜宗航、王保林、刘同帅等:《基于微服务和中台技术架构的移动警务生态建设研究》,《警察技术》2022年第3期。